《财经》记者多方了解,证实此事基本属实,收购告吹是因为估值不统一。
因而,欧盟借贸易之由来调查中国光伏产品,并波及世界光伏市场的做法实则有违其发展和壮大低碳力量的初衷。据报道,9月6日欧盟委员会决定,将对中国光伏生产商涉嫌倾销一事展开调查。
这样的冲突无疑释放出矛盾的信号:欧盟是否仍决心致力于本地区和全球的气候变化应对事业,同时,欧盟是否仍希望在未来的低碳发展中充当中坚和引领力量。这一状况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从而造成国际社会在贸易经济上的失衡。欧盟对中国光伏开展反倾销调查,实与欧盟长期以来所持的低碳立场有着很大的冲突。(作者为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矛盾之二:欧盟如何继续维持碳排放交易体系?碳排放交易体系是欧盟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此,欧盟不惜强行单边推出航空碳税计划,并对此寄予厚望。
就是在这样的矛盾中,欧盟决定对中国光伏产品开展反倾销调查,最终究竟是低碳发展还是贸易保护占上风现在仍未为可知,但欧盟内部应该对可能出现的结果有所估计。具体到在中美欧之间,中国负责低碳发展的制造环节,欧美则负责低碳发展的技术和创新环节,同时大家共同出资,这样的布局本身足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并无低效问题,但其中却隐含不同产权制度上的瑕疵,即清晰的物品产权与不清晰的知识产权间的不对称性。此后又有消息称,装机容量或将调至40GW。
但是,众多光伏企业仍然对中国市场抱有巨大希望。记者与众多光伏企业高管进行过沟通,他们都表达了这样的意见,只是因为害怕遭遇到国家电网的制裁,而不敢公开表达。据了解,截至2012年上半年,2009年和2010年项目目录中,中国光伏发展最核心的项目金太阳工程中,批复项目主体工程完成并网项目106个,主体工程完成未并网项目44个。在接受访谈的时候,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表示,今年,天合光能国内市场销量大约可以占天合光能总销量的15%,而到明年,他希望国内的市场能够占到其总销量的25-30%。
曾经红火的中国光伏行业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在今年7月1号以前,我们的市场布局叫做三大区,欧洲区、美洲区,其他包括中国在内的叫亚太中东非洲区。
然而,一些了解相关情况的人士表示,这些并网的项目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具有国家电网正式并网许可文件的项目,一种是没有上述文件但企业自行并网的项目。至于原因,你看看是谁控制的电网吧。很多企业已经投资兴建了光伏电站,但是发出来的电能却入不了主干电网,致使目前企业很难有积极性继续对光伏电站进行投资。实际上,类似的抱怨早就已经在光伏企业中蔓延。
在美国双反初裁已出台,而欧盟、印度又相继宣布展开针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反倾销调查,外需萎缩之际,中国本土光伏市场的增长已经被看成是拯救光伏企业的几乎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但是,中国市场的成长似乎并不靠谱。粗看起来,并网项目占完工项目的71%,情况似乎还好。7月1日以后,我们做了调整,把中国区从大的亚太区中拿出来,单独成立了中国区。
到2015年底还有3年多时间,也就是说,未来三年内,每年必须有4、5GW的电站项目可以落地,在并网难的条件下,这显然非常不令人乐观。在该规划中,提出了太阳能发电的十二五装机目标,即到2015年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1GW以上。
虽然其并没有明说是哪家企业,但所指已经一目了然。国家电网就是被指认为阻碍中国光伏发电市场发展的祸首
不过在国内外光伏电站建设、运营、投资上,英利并不热衷。在此之前,英利聚焦于太阳能电池片、电池板的制造和出口。最具代表性的是保定的光伏控制设备制造商科诺伟业,最近宣布将在河北涞源县投资13亿美元,建设100兆瓦光伏发电站。记者注意到,从光伏电池板制造向电站运营领域延伸,已经成为河北光伏行业的一个发展趋势。在内部员工转型动员大会,英利高层提出多个目标和战略,其中值得关注的是,英利将结束单一的光伏电池板制造业务,向下游光伏电站设计、开发和运营扩张。记者日前获悉,河北省保定英利集团日前召开业务转型员工大会,其中强调将向下游发电领域扩展。
分析人士表示,鉴于国内光伏发电仍面临并网难、成本劣势、电价补贴不够丰厚等诸多障碍,预计英利集团的发电业务,仍将会聚焦欧洲市场。美国的双反和欧盟的反倾销调查,迫使中国光伏企业考虑未来的求生之路。
光伏电站建设、运营,将成为英利一个新的利润来源。今年上半年,英利按照交货量,成为全球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
另外,英利近期也对外宣布,作为河北保定市援疆项目之一,英利将在日照资源丰富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投资建设100兆瓦太阳能发电站,每年可发电1.7亿度电,相当于10余万家庭年用电量分析人士表示,鉴于国内光伏发电仍面临并网难、成本劣势、电价补贴不够丰厚等诸多障碍,预计英利集团的发电业务,仍将会聚焦欧洲市场。
记者日前获悉,河北省保定英利集团日前召开业务转型员工大会,其中强调将向下游发电领域扩展。不过在国内外光伏电站建设、运营、投资上,英利并不热衷。今年上半年,英利按照交货量,成为全球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记者注意到,从光伏电池板制造向电站运营领域延伸,已经成为河北光伏行业的一个发展趋势。
最具代表性的是保定的光伏控制设备制造商科诺伟业,最近宣布将在河北涞源县投资13亿美元,建设100兆瓦光伏发电站。美国的双反和欧盟的反倾销调查,迫使中国光伏企业考虑未来的求生之路。
光伏电站建设、运营,将成为英利一个新的利润来源。在此之前,英利聚焦于太阳能电池片、电池板的制造和出口。
另外,英利近期也对外宣布,作为河北保定市援疆项目之一,英利将在日照资源丰富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投资建设100兆瓦太阳能发电站,每年可发电1.7亿度电,相当于10余万家庭年用电量。在内部员工转型动员大会,英利高层提出多个目标和战略,其中值得关注的是,英利将结束单一的光伏电池板制造业务,向下游光伏电站设计、开发和运营扩张
在9月19日的商务部例行发布会上,发言人沈丹阳着重提出了欧盟以及印度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制裁。与尚德一样,另一光伏巨头江西赛维今年也已裁员5500余名,占全部员工的22%,而且还于17日宣布已向所在地新余市政府转让了部分房产和土地使用权,筹集资金。18日,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宣布,基于美国双反和欧盟反倾销调查对中国光伏出口的影响,公司决定暂停在无锡地区部分电池工厂的生产。在这次关闭部分产能后,尚德电力有1500余名工人面临转岗分流,该公司CEO金纬称,暂停部分工厂的生产主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现金流。
眼下,在美国对我国光伏组件征收高额惩罚性关税后,欧盟又对我国光伏企业展开双反调查,再加上印度传出的即将对我国光伏出口产品启动双反调查,90%产品出口的我国光伏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13日,力诺光伏在山东启动屋顶电站工程,意图消化光伏产能减少对外部出口市场的依赖。
面对日益恶化的产业市场,光伏大省山东,则开始出口转内销的转变。在全国500多家光伏企业中,1/3的中小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东营、潍坊等地的光伏企业,也纷纷投标国内的光伏电站建设项目。同时,天合光能等光伏企业也频传裁员消息。